我心裡一直都有一個問題,為什麼我上司在對我和對妹妹之間的差別那麼的大,好吧,我承認我附帶受保護動物氣場兼人見人愛好了,但這也不能解釋為什麼兩人差距會是天淵之別,我有時候工作做得不太好,她也只是說:「下次可以試著…」,但妹妹做得不好,她是真的會動氣去罵的。
 直到我今天因為工作需要,需要幫公司法律部看看文章,讀到畢業生和就職數據,才恍然大悟。原來,在2015年英國已經有超過45萬個外國留學生在英國工作,中國留學生佔了整整15萬。而在2014年,拿到工作簽證的外國大學生,只有當中的1.8%,來到2015年好了點,也不過是5%,當中還不全是中國學生,在數以十萬計的畢業生當中,能夠拿到工作簽證的,可能只有幾千人。但是,學生在英國這裡生活並不便宜,一個月學費住宿飲食,動輒也要近兩三萬港元,唸兩年書也就是72萬;看看2013年的數據,從英國回到中國的學生,學士碩士超過4成是月薪不足5千,博士矜貴一點,只有3成月薪不足5千。
 即係點?即係有30-40%人拿著5千蚊一個月,不食不用分毫不動,需要12年才能將學費打個和。當然,人工會漲的,但你同樣也不是真的不吃不喝不給家用啊… 報告說 ,30%人希望5年後可以回本、20%人預計要5-10年…
 這樣就解釋了為什麼在這裡畢業的大學生打死也不願意回國,人生有幾多個十年?只要在這裡有一兩年工作經驗,再回去中國,人工的確比一早回了國的人多了近20%,大大縮短了回本的時間。
 回到我這裡,我總算弄清楚形勢了,為什麼上司可以這樣的對待我的下屬:因為她根本跑不了,離開這裡,等待著她的就是遣送回國,還有十年的回本期,加上一堆姨媽姑姐每年拜年都會問「為什麼不在英國工作呀?」的社會壓力,換了你是她,你敢跑嗎?你哼也不敢哼一聲。而我不同,我拿的是配偶簽證,東家不打還是可以打西家,你罵我我會跑掉、你要我加班我會跑掉、你人工低我會跑掉、你公司沒帥哥我也會跑掉(?!),而我這種中層位置的,你也很尷尬地不能讓一個剛大學畢業的坐上來,畢竟,我是嚴嚴實實大馬金刀地管著整個部門的市場策劃,你不會放心讓個新手去做的。
 唉,賣豬仔呢樣野,似乎由民國賣到依家,都係未賣完,以前還好,掘夠就走得。依家,似乎還是更加的變本加厲,知識改變命運是對的,但上大學改變命運,到底是變好還是變壞?天曉得,澳門賭場每天也有人一朝富貴也有人傾家盪產,大概我們總是祈求著幸運女神的眷顧吧?
 #讀萬卷書不如嫁個鬼佬
 #姿色改變命運